在現代材料科學、化工、食品、制藥和化妝品等行業中,材料的“流動性”和“變形行為”直接決定了其加工性能、使用體驗和產品質量。為了精確量化這些復雜的流變特性,一種關鍵的分析儀器——流變儀應運而生。它不僅是研究物質從液體到半固體甚至軟固體行為的“顯微鏡”,更是優化配方、控制工藝和保證品質的科學儀器。
一、流變儀是什么?
流變儀是一種用于測量材料在受力(如剪切力、拉伸力)作用下流動與變形行為的精密儀器。它能夠系統地施加可控的應力或應變,并實時測量材料的響應(如應變或應力),從而獲得諸如粘度、彈性模量(G')、粘性模量(G'')、屈服應力、觸變性等關鍵流變參數。
根據測量模式,流變儀主要分為旋轉式和毛細管式兩大類,其中旋轉流變儀應用最為廣泛。它通過更換不同的測量夾具(如平行板、錐板、同軸圓筒)來適應不同性質的樣品,既能測量牛頓流體的恒定粘度,也能分析非牛頓流體(如油漆、凝膠、熔融塑料)的剪切變稀、剪切增稠、蠕變恢復等復雜行為。

二、流變儀的使用操作步驟
為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,規范的操作流程至關重要。以下是旋轉流變儀的典型操作步驟:
1.準備工作:
-檢查儀器水平狀態,確保環境溫度穩定(避免氣流和振動干擾)。
-根據樣品性質(粘度范圍、是否易揮發、是否含顆粒等)選擇合適的測量夾具(如錐板用于低粘度,平行板用于含顆粒樣品)。
-清潔夾具表面,確保無灰塵、油污或殘留物。
2.安裝夾具與校準:
-將選定的夾具安裝到儀器上,設置正確的測量間隙(如錐板間隙通常為微米級)。
-進行儀器扭矩、溫度和間隙的校準,確保測量精度。
3.溫控系統設置:
-安裝溫控單元(如Peltier板、水浴夾套或環境腔),設定并穩定至目標溫度。溫度對流變性能影響顯著,必須精確控制。
4.加樣:
-將適量樣品均勻加載到下板或樣品杯中,小心避免帶入氣泡。
-緩慢降下上板或轉子,至設定間隙,多余樣品會從邊緣溢出,用刮刀輕輕刮除,確保樣品完全填充測量間隙且無預剪切。
5.選擇測試模式并開始測量:
-根據實驗目的選擇測試方法:
-流動曲線:測量粘度隨剪切速率的變化。
-振蕩測試:測量儲能模量(G')和損耗模量(G'')隨頻率或應變的變化,用于分析材料的粘彈性。
-蠕變/恢復測試:研究材料在恒定應力下的形變行為。
-啟動測試,儀器自動采集數據。
6.數據分析:
-使用配套軟件分析原始數據,繪制流變曲線,提取關鍵參數。
-生成報告,用于配方比較或工藝優化。
三、使用后的維護與保養
良好的維護是保障流變儀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:
1.及時清潔:每次測試后立即拆卸夾具,用適當溶劑(如水、乙醇、丙酮)徹底清洗,特別是殘留的高粘度或固化樣品。避免樣品干涸在夾具上。
2.保護測量面:清潔時使用柔軟的無塵布或棉簽,嚴禁使用硬物刮擦,防止劃傷精密的測量表面(尤其是錐板尖端)。
3.檢查與存放:定期檢查夾具是否變形、軸承是否靈活。清潔干燥后妥善存放于專用盒中。
4.環境維護:保持儀器所在環境清潔、干燥、無腐蝕性氣體,避免灰塵進入儀器內部。
5.定期校驗:按照廠家建議周期(通常每年一次)進行扭矩、溫度和間隙的全面校準,確保測量準確性。
6.軟件與系統更新:及時更新控制軟件和驅動程序,以獲得最新功能和穩定性改進。
流變儀作為研究材料“內在性格”的核心工具,其價值不僅在于提供數據,更在于揭示材料行為背后的科學規律。只有在正確操作和精心維護的基礎上,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,為科研創新和工業生產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。掌握流變儀的使用藝術,就是掌握了調控材料流動與變形的“密碼”。